时间: 2024-07-20 18:34:34 | 作者: 华体会官方网站
- 技术说明
我们正处在科技快速地发展的年代,也生活在最便捷的国度。在便利面前,人们经常忘了每一件触手可及的用品背后,其实凝聚着
比如正在看着的智能电子设备屏幕,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呢?放在桌子上的茶杯,又是怎么从粘土变成的瓷器?
《有趣的制造》献给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热忱的大朋友、小朋友,它通过祖孙俩的视角和探索旅程,用“一图读懂”的模式、可视化的内容、别致的视觉呈现,直观、轻松展示日用品背后不可思议的制造过程!
《有趣的制造》系列分为《日常不简单》《旅途好惊喜》《校园真奇妙》三册,它既是一套机械类科普图画书,更是一套高级工业画风与中国制造完美结合的理工世界入门书,兼具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审美性。
翻阅这本书,与孩子一同重新发现“过程”的意义,获得“原来如此”和“竟然这样”的惊喜与快乐吧!
《有趣的制造》的创作团队是一群热爱探索和创造的年轻人,他们带着中国“极客”(英语“Geek”的音译,泛指技术狂人)的精神,希望能够通过艺术与制造结合的美学实践,向国人展示工业的趣味!
著者Cast(张金妙)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实践设计硕士专业,自2012年起作为果壳网科学人作者撰写作科普文章,后来开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连载科普内容,深耕该领域多年后成立了一个工作室。
工作室用崭新的形式——动图来呈现科学知识,通过不停地循环播放机器的某一操作,展示工业制造的细节。
独特的文章形式、充满趣味和亲切的叙事风格,让“有趣的制造”工作室的机械类科普内容在中国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排名第一,公众号拥有将近20万的粉丝,每篇文章阅读量保持在2万+的水平!他们还受 CCTV 10 科教频道的邀请,参与策划并录制了科普节目。
因此,《有趣的制造》的面世,其实早已被无数读者、粉丝敲碗很久!在著者Cast、滕意创作的内容基础上,这本书的绘者——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系的何月婷,认真地绘制出每一道工序,呈现一个个沉浸式的造物工厂场景,揭秘富有童趣的物品制作的完整过程,给处在便捷时代的我们有机会挖掘常见事物中不常见的一面。
《有趣的制造》一套三本,每本选取了来自日常生活、校园、旅途中常见的百余个物件,用50多张跨页大图、简单易懂的文字,一图展示如纸巾、毛绒玩具、铅笔等用品是从哪里来、怎么做的、有什么用途。
每本书的内容以充满求知欲的小女孩向爷爷咨询万物制造的秘密为开头,自然地引入不同生活场景里会出现的各种物品,以接地气的方式科普理工的应用实践知识,引导孩子去观察身边的一切。
比如,我们天天都会使用的彩色牙膏,之前在网络上就一直有关于为何它挤出来花纹不会乱的讨论。
书里用分步图解的方式,向读者们描绘一幅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图景,呈现了在工厂里牙膏除尘、灌装、密封的过程,让我们大家都知道——原来不一样的颜色的牙膏会分成多路,进入特殊的灌装头后才会一起被挤出;牙膏是从尾部灌装的,而头部其实是提前密封好的。
桃分两半、挖去核桃、蒸汽去皮/碱液去皮、灌装糖水……一罐甜蜜蜜的“万能灵药”原来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
在《有趣的制造》创作团队的妙笔之下,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被精简成一组组清晰、直观、生动的可爱图画,那些让孩子感到好奇、大人们无法解答的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有趣的制造》既是一本适合随手翻阅的有趣小书,我们能在里面发现人类上千年发明的各种有趣物件,也是人们对某件东西感兴趣后,可拿来获取知识的一套实用工具宝典。
为了保证易读性,创作团队只给每个物品选用了3-10个关键生产步骤,让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知识上。
比如在呈现毛巾的制作的完整过程时,书里省去了筒纱投入、整经、印花、提花等过程展示,而是将重点放在还原机器织布、割绒的关键工序上,让我们明白为何毛巾是“毛茸茸”的。
在表达方式上,这本书以祖孙俩的生活视角展开叙述,为硬核知识找到充满童趣的切口,问答之间拆解满满的信息量,揭秘那些令人出乎意料的制造过程。
硬核知识点的口语化表述令人惊喜,趣味科普代替从头到尾的机械描写,所以即使不具备任何科学常识的大读者,也能对复杂的理工世界恍然大悟。
在视觉呈现上,《有趣的制造》采用互动的艺术形式——漫画来呈现物品的制造流程,让硬核的内容足够有趣。
插画师的高级工业画风,粗犷又写实、精准又美观、理性又奇趣,让每页全景大图动态呈现出流水线的生产程序,神还原了身边万物出生的秘密!
通过连续的画格展现出某个动态的发生过程和场景的转变,也能让我们自发产生联想,启迪想象力、逻辑力。
而且,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不少画格里还有解剖式拆解,更加清晰地了解机器运转流程的秘密;更有小细节放大,关注机械制造原理。
在排版设计上,每一对开页展示一个物品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且颜色也与该物品本身相关联,使阅读更加场景化。
每一篇搭配不同的色调,明确划分不同物品的生产流程,每一次的翻页都有新鲜感。
简单来说,《有趣的制造》内容主题、表达方式、视觉呈现、排版设计的细致与创新,让“大国造物”跃然纸上,给读者带来极大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精神享受!
每一个物品的拆解过程,也是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科学研究过程。
《有趣的制造》在解答孩子好奇心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关注“过程”的独特视角,让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给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增添了理性的色彩。
这本书除了能让孩子自己主动捧着读以外,也适合亲子共读。家长可以用说故事的方式,带着孩子仔细翻阅每一页,一起观察、发现、讨论身边万物的制作的步骤,揭秘创造背后的奇趣故事。
比如,其实切水果也有流水线!通过机器设置,完成自动去皮、切块和包装,水果才被送到超市里陈列出来,任人选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知悉物品“从何而来”,获得一种基于逻辑的趣味,进而培养一种独特的研究能力——通过知悉制造去学习怎么样创造!而不是迷失在种种唾手可得的“结果”里。
说了那么多,如果只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这套《有趣的制造》,那会是——专业、实用、创新、有趣。
“专业”在于,硬核的科普需要有趣的灵魂,本书的创作团队都是理工科出身的“大佬”,他们带着“世界要往何处去”的初衷,多年来积累了无数读者粉丝散落的好奇心,帮助读者重建和世界的联系。
“实用”在于,内容包罗万象,表面上揭秘不同物品的制作的步骤,实际上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隐秘层面,激活对现代生活的丰富感知,培养科研能力。
“创新”在于,剥离掉“高高在上”的讲解形式,同时又考虑到7-14岁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叙述风格独特而有趣。它填补了国内原创出版物在机械类科普的空白,用高级工业画风展现中国制造,引起国外出版机构的关注。
最后,“有趣”体现在了每次翻页带来的新鲜感,人类智慧、工业文明、应用实践从“高大上”到接地气,让人人都能收获“原来如此”和“竟然这样”的学习惊喜与快乐,葆有内心持续的丰盈。
愿所有大朋友、小朋友都能翻阅这本书,一起走进奇趣的造物工厂,窥探身边的大千世界,在愉悦中探索新知、收获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