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至信股份沪市主板IPO获交易所受理,最新公告显示,至信股份将于明日(11月6日)迎来上会大考。据申报材料显示,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3.29亿元,大多数都用在冲焊产品产能扩建并补充流动资金。与此同时,公司报告期内(指2022年至2024年)的部分财务数据勾稽关系,以及募投项目的关键规划指标与相关环评文件存在的差异,也在本次上市审核过程中显现。
汽车冲焊件一般指经过冲压、焊接、涂装等工艺最终形成的汽车金属零部件。该类产品因客户、车型、用途及工艺复杂度不同而呈现多样化,具体涵盖前纵梁、后纵梁、天窗框、轮罩、门窗框、A柱内板、B柱加强板、电池盒/电池盖等车身结构件、功能件及底盘件,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至信股份成立于1995年,在三十余年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专注于汽车领域白车身冲焊件的研发与生产,并围绕该核心业务逐步向上游延伸,拓展至模具开发、加工制造以及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基本的产品具体包括冷冲压件、热成型件、焊接总成件和模具。
报告期各期,至信股份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分别是191,009.22万元、237,273.80万元和288,727.13万元,主要由汽车冲焊零部件、冲压模具、机器人工作站及集成三大板块构成。其中,冲焊零部件收入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比例持续超过90%,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至信股份销售模式还呈现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特点。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包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蔚来汽车等整车厂商)出售的收益占据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73.86%、79.77%和74.82%。
在监管审核过程中,至信股份被要求分析主要客户向公司采购占其总采购的比例,以及客户是不是具备自产相关零部件的能力,进而评估其对公司未来销售的影响。问询回复分析有关问题时提及公司冲焊件产品可进一步划分为侧围类、地板类、机舱类及别的类别。其中,报告期内,机舱类零部件出售的收益分别为24,238.34万元、30,845.52万元和40,250.11万元。
然而,至信股份在披露具体客户销售数据时,出现了数据矛盾。例如,2022年公司向长安汽车销售机舱类零部件合计26,706.83万元,涉及长安CS75和长安糯玉米两款车型。但同期,公司全部机舱类零部件出售的收益仅为24,238.34万元,竟低于对单一客户长安汽车的销售额。
2023年的销售数据同样存在疑点:向吉利汽车、长安汽车、蔚来汽车三家客户销售的机舱类零部件合计达35,186.09万元,但公司同期机舱类总收入仅30,845.52万元,存在约四千万元的出入。
此次主板IPO,至信股份拟募集资金13.29亿元,其中10.29亿元用于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招股书显示,该项目为包含重庆、浙江宁波、安徽六安三地子项目的一揽子计划,均拟利用现有厂房实施。
三个子项目对应的备案证项目名称分别为至信实业产线改造项目(下称:重庆基地项目)、宁波至信汽车零部件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下称:宁波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冲焊生产线扩产技术改造项目(下称:安徽基地项目)。
经浏览三个子项目对应环评文件及审批公告,并对比申报文件与环评文件发现,三个子项目在投资额、建设周期、产能规划及设备数量等关键指标上存在多处不一致。
首先是重庆基地项目。申报文件显示该子项目投资额为37,524.28万元,建设期三年;环评报告则显示投资额为29,280万元,施工工期仅为3个月。申报材料称新增冲焊产品产能为144.60万套/年,环评文件则载明新增焊接产品100万件/年、热成型产品15万件/年,合计115万件/年。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至信股份IPO明日上会:销售数据“打架”,募投项目信披矛盾>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至信股份IPO明日上会:销售数据“打架”,募投项目信披矛盾
其次是宁波基地项目。申报材料称新增冲焊产品产能为44.00万套/年,环评文件显示为新增汽车零部件(区别于冲压件、焊接零部件、高强度热成型零件、热成型零部件)85万套/年。
安徽基地项目情况与重庆基地项目类似。申报材料显示投资额46,145.59万元,建设期三年;环评报告则显示投资额为34,491.08万元,施工工期仅为3个月。申报材料列示新增冲焊产品产能为51.39万套/年,环评文件则为安全防碰撞件(即热成型件)50.32万套/年。
设备数量方面亦存差异。重庆基地项目环评文件显示,该(扩建)项目变化地方主要在于在1#现有的点焊生产线上新增了更先进的点焊机器人(110台),从而增产能,同时在2#厂房内新增先进热成型生产线条。环评文件还披露了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声压级/距声源距离)(dB(A)/m)等运营期环境影响项目指标。而招股书披露该项目将新增机器人230台,二者在数量统计口径上是否一致尚不明确。
此外,产业政策归类亦存在表述差异。环评文件指出,根据《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重庆与安徽项目不属于目录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建设项目;宁波项目“非国家明令淘汰或限制,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开云全站的体验完美